文章
  • 文章
搜索
创始人简介
更多
  • 李理光

    李理光

    1984年获天津大学内燃机专业学士学位;1989年于吉林工业大学环境工程专业硕士毕业; 1992年获天津大学内燃机专业博士学位;1995年于吉林工业大学汽车设计制造专业博士后出站。2000年-2001年在美国密西根大学作访问研究学者。2008-2009年度美国加州伯克力大学Springer Professor Chair。1992年10月至2002年1月,先后任吉林工业大学和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内燃机专业讲师,副教授,教授和博士生导师,期间兼任轿车车型开发中心副主任、内燃机工程系副主任、汽车学院副院长和常务副院长。2002年2月-2005年1月任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5年2月起受聘同济大学同济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同济大学汽车学院副院长。2008年4月-2009年12月任同济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2009年1月起任同济大学机械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同时为同济大学汽车学院车用动力方向责任教授 。

    作为项目负责人或子课题负责人完成了国家攻关(863)、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973),国家技术创新、自然科学基金、福特基金、国家教育部骨干青年教师基金,美国能源

指导老师
更多
  • 邓俊

    邓俊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副教授/博导,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2003年毕业于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获动力机械及工程专业硕士学位。2007年3月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获动力机械及工程专业博士学位。

    2011年6~8月赴美国UIUC大学,培训先进教学方法和理念。

    2015.6-2016.6赴西南研究院/发动机和排放研究所/进修发动机排放后处理控制技术;

    工作经历:

    2007年7月至今,任职于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担任《发动机原理》《内燃机原理》《专业英语》《汽车CAD/CAM》《汽车竞赛理论与实践》《内燃机先进测试技术》等课程的教学任务。

  • 董光宇

    董光宇

    2002年获吉林大学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学士学位;2010年获同济大学动力机械及工程专业博士学位,同年赴英国拉夫堡大学担任博士后研究员,先后参与了由和英国技术战略委员会(TSB)及英国工程与自然研究理事会(EPSRC)支持的多个项目。2013年于布莱顿大学里卡多爵士实验担任Research fellow,参加由里卡多爵士实验室承担,与牛津大学,帝国理工学院等联合开展的“超高效发动机及燃料开发” 这一国家重点项目,主要从事氢燃烧/氢燃料电池反应动力学、燃烧信息深度学习及智能反馈、离子推进固态引擎、传热传质多物理场分析等研究,多篇成果发表于能源类国际权威期刊。在同济博士在读期间开展的火焰离子形成机理及离子信号智能检测方面研究成果先后获邀在第35、36及37届国际燃烧学会议宣读,相关成果发表于《Proceedings of combustion institute》及《Fuel》等杂志。先后在海内外参与科研项目近10项,在国内/国际发表及录用学术论文30余篇(SCI一二区10篇)。2018年入选浦江人才计划。

  • 熊璐

    熊璐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现任同济大学汽车学院副院长、国家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系统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上海电动汽车工程技术中心主任。

    长期从事汽车底盘控制、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动力学控制、智能驾驶相关科研工作,主持和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73 计划、863 计划和国家支撑计划等多项国家和省部级重大项目,发表 SCI/EI 论文 250余篇,发明专利100余项,专著3部,参撰英文著作2 部,牵头制订国家标准3项,主持获得中国汽车工业技术发明一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参与获得多项省部级科技奖励,获评上海市技术带头人、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任同济大学学报、中国机械工程学报、IEEE TVT、VSD等国内外多个期刊的编委和评审专家。担任国际汽车工程师学会(SAE)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委员会共同主席,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智能交通分会主任委员、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智能底盘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自动化学会车辆控制与智能化专委会委员等。

    指导学生多次获得上海市互联网+大赛金奖、全国互联网+大赛金奖、挑战杯一等奖、全国“创青春”创新创业大赛金奖等国

  • 胡宗杰

    胡宗杰

    2007年至今在同济大学汽车学院工作,2014-2015年在美国能源部桑迪亚国家实验室燃烧研究中心访学,多次赴美国、加拿大、德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地的国际著名高校和研究机构进行学术交流和技术访问。

    科研方向:喷雾与燃烧(涉及气液燃料,非燃料液体和气体)、混合动力域控制(涉及电机与内燃机协同控制等)、摄像头/激光雷达污染状态智能识别与控制(面向自动驾驶)、内燃机燃烧诊断与控制等。

    主讲本科课程:《汽车构造》、《汽车发动机概论》、《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等。

    主讲研究生课程:《先进内燃机测试技术》、《高等内燃机原理及CAE》等。

    社会服务: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乘用车动力总成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发动机分会委员,《内燃机工程》期刊青年编委等。

    科研与教学获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2008年同济大学青年骨干教师,2011年同济大学潍柴动力奖励金,2017年同济大学教学成果三等奖,2017年同济大学云内动力优秀教师奖教金,2020年度同济大学汽车学院 “师德师风优秀教师”等奖励,2021年(首届)上海市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

  • 吴志军

    吴志军

    吴志军,男,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济大学学生教学管理委员会主任,负责汽车学院教学及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1993年7月毕业于南昌大学机械工程系,获内燃机专业学士学位;1993年8月~1999年7月,就读于吉林工业大学(现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先后获内燃机专业硕士学位、动力机械及工程专业博士学位。1999 年8 月~2001 年7 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博士后流动站做博士后研究。2000年10月~2002年10月在常柴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博士后流动站从事企业博士后研究。2001 年8 月~2006年9月,在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任副教授。2002年11 月~2003 年11 月在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燃烧实验室作访问学者。2006年10月至今,在同济大学汽车学院任教,并于2007年7月获聘为教授、博士生导师。2009年7月~8月在加拿大温莎大学清洁柴油机实验室作访问教授。

  • 孔德洋

    孔德洋

    孔德洋,管理学博士,同济大学汽车学院副教授,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研究中心副主任,上海市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战略性技术重点领域技术预见专家(新能源汽车),展望发展学院暨国家发改委西部人才(上海)培训基地培训顾问。主要从事汽车市场与信息、汽车产业组织与政策、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等方面的研究。

    2004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管理学院,获管理学博士学位。2004年12月至2007年5月同济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师从郭重庆院士,从事汽车、重大装备等制造业发展战略的研究。2007年6月留同济大学汽车学院任教,先后在汽车营销研究所、新能源汽车工程中心、新能源汽车产业化研究中心从事教学科研、产业规划和政府咨询方面的工作。

    作为科研骨干主持或参与完成国家级、省部级研究课题20项。

  • 李彦龙

    李彦龙

    1995年吉林工业大学工业设计(汽车车身)毕业,获工学学士学位;2004年于吉林大学环设计艺术学专业毕业,或文学硕士学位。2010年攻读同济大学车辆工程博士,做汽车造型与空气动力学方面的学习与科研。

    1995至2007年间,在吉林工业大学汽车学院(后改为吉林大学汽车学院)工业设计(汽车车身)担任讲师,任教13年,期间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汽车造型设计人才,很多人已成长为国内各汽车企业或设计公司的设计总监、设计骨干。

    2003年-2006年,在北京阿尔特(IAT)研修汽车造型设计开发,先后设计开发了奇瑞、天津一汽等企业的多款全新整车。

    2007年至今,在同济大学汽车学院车身与空气动力学方向担任副教授,筹建了“汽车造型”小班子方向,在国内率先采用了“汽车学院与工业设计跨学科联合培养汽车造型人才”的全新培养模式,第一届毕业生整体水平即达到国内一流,毕业生受到了很多知名国内外企业好评,就业形势很好。

联系我

联系电话:+86 15821323618(队长)/+86 15272398044(经理)

车队邮箱:tjuracing@tjuracing.com

车队地址:上海市嘉定区曹安公路4800号同济大学

周杰雄

咨询顾问

   翼驰车队微博

周杰雄

咨询顾问

     翼驰车队抖音

周杰雄

咨询顾问

   翼驰车队小红书

周杰雄

咨询顾问

周杰雄

咨询顾问

 翼驰车队B站

求关注!→

seo seo